
帕金森病
-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都會經歷一種惱人的情況:起步困難,邁不開腿,走不了路。醫(yī)學上稱之為“凍結步態(tài)”。我們一起來看看凍結步態(tài)出現的原因、帕金森患者和家屬有沒有簡易識別凍結步態(tài)的方法,凍結步態(tài)有幾種類型……一、什么叫“凍結步態(tài)”?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有起步困難的情況,醫(yī)學上稱之為“凍結步態(tài)”,具體主要表現為行走前或行走時運動的短暫性阻滯,開始時偶爾在一側下肢發(fā)生,后逐漸發(fā)展為雙側下肢,病情呈進行性加重?;颊咂鸩姜q豫,不能行走,或行走時感覺自己的腳像“粘”在地板上,有的患者描述為“被地板吸住,抬腳、邁步困難”,一般持續(xù)數秒,偶爾時間長至到30秒。最嚴重時,患者任何時候行走均出現“粘”的狀態(tài),此時患者需要…
-
上世紀90年代末期,科研人員發(fā)現了干細胞,由于干細胞的自我復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這兩個特點,迅速激發(fā)了大量醫(yī)學科研人員的興趣,人們一度把希望寄托于這種神奇的細胞,并期望能在未來尋找到治愈疾病的新方法。然而,現階段干細胞在治療帕金森病方面,還存在著很多沒有攻克的難關,距離臨床應用還非常遙遠。干細胞常識 干細胞的來源一般有三種:胚胎干細胞、成熟干細胞(例如骨髓)和成熟體細胞(例如肌肉、皮膚等)。其中成熟的體細胞是最近的科研結果,它可以避免由于使用胚胎干細胞帶來的倫理問題,這對干細胞的科研發(fā)展將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干細胞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基礎和臨床研究),主要有五個方向:病毒模型的建立、藥物…
-
p {text-indent:2em;} 新研究發(fā)現帕金森病患者的異動可能由于大腦通信方式的改變導致的,而非左旋多巴的副作用。這個研究發(fā)表在2015年2月的Neuroscience在線雜志上。 來自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yī)學中心的大衛(wèi).蘇澤爾博士研究了神經元突觸,即化學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之間的間隔。他們想發(fā)現多巴胺是如何與其他神經遞質相互作用從而控制信號流的。多巴胺的功能是幫助向其他腦細胞發(fā)出指令來靈活控制軀體運動的。而很多帕金森病人在服藥幾年后會出現惱人的異動。 實驗基于單側PD癥狀的大鼠,用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動劑和一種影響細胞受體CB1的化學藥品進行驗證,在給藥前、后測試大鼠運動和行為來進行…
-
科學家們估計,在帕金森病患者出現諸如震顫和行動遲緩的典型癥狀時,至少已經有25%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消亡。為什么帕金森病癥狀不會在神經元消亡之初就立即出現?刊登在3月25日神經病學雜志《Neurology》的文章解釋說,這可能是由于在帕金森病早期大腦仍有能力補償缺失的多巴胺能神經元。 早先PD動物模型的研究中,科學家已經發(fā)現了大腦補償缺失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相關線索。大鼠模型中,大鼠由于多巴胺缺失引起的類似帕金森病癥狀后,研究人員已經觀察到殘留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仍然能生長出新的連接,并且釋放出多巴胺,以此來補償已經缺失的神經元,更重要的是它能減輕癥狀。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些新生長的連接結構是不正?!?
-
根據2015年2月 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期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未來有一天一個簡單的呼吸檢查就可以幫助診斷帕金森病,并且能與其他類似癥狀的運動障礙疾病加以鑒別。 現在醫(yī)生診斷帕金森病還是依靠運動癥狀及表現來進行的,包括震顫、僵直、運動遲緩和平衡障礙。但是鑒別診斷原發(fā)性帕金森病和其他帕金森病(例如:帕金森疊加綜合征)依然存在困難,特別在疾病早期的確診。這些類似的疾病還包括路易體癡呆、多系統(tǒng)萎縮和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它們與原發(fā)性帕金森病有類似的癥狀表現。 以色列科技學院的Hossam Haick博士和Samih Badarny博士通過分析97名志愿者的呼吸氣體分子進行了這項研究。這97名志愿者中有44名…
-
新的研究指出帕金森病患者認知障礙與大腦多個區(qū)域的神經元缺失有關。通過大腦成像技術,研究發(fā)現導致帕金森病運動障礙的大腦區(qū)域變化也會造成輕微的認知障礙。在嚴重認知障礙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大腦不同區(qū)域的變化起到的作用也大不相同。這篇文章發(fā)表在2014年12月15日的JAMA Neurology雜志上。 帕金森病患者的認知困難常表現為無法集中注意力,對事物的細節(jié)記憶很困難,組織語言的能力下降。與帕金森病的其他表現一樣,不同患者表現出的認知障礙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人輕微,有些人嚴重,最嚴重者會演變?yōu)榘V呆。 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是由一個名叫黑質的大腦區(qū)域中的神經元消亡引起的,這些神經元負責與紋狀體中的神經元進行通訊。紋狀體是大…
-
Brain期刊網絡版在2014年7月17日發(fā)表了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無論帕金森患者在患病之初就立即服用左旋多巴還是推遲服用,左旋多巴藥物的副作用(例如:異動和“關期”現象)會在患帕金森病約6年后開始出現。 盡管左旋多巴、卡比多巴類藥物有這樣那樣的副作用,但它仍是迄今為止治療帕金森病運動障礙最有效的藥物。一些患者和內科的醫(yī)生會在疾病早期使用其他藥物(如: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或MAO-B)來控制癥狀。異動產生的機制還未十分明確,那么它產生的原因是由于長期服用左旋多巴導致的還是帕金森病程自然發(fā)展的結果呢? 這個研究將回答以上的問題。意大利米蘭的帕金森病研究院的羅伯特醫(yī)學博士對加納的91位帕金森病患者進…
-
2014年11月27日《柳葉刀》神經病學副刊刊登了一份頗具力量的研究文章,該研究通過英國8000名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歷與健康人群對比,指出在被確診為帕金森病之前長達10年的時間內,這些患者就會經歷震顫和便秘癥狀。 帕金森病是通過患者的運動癥狀來確診的。但是在震顫和僵直變得嚴重之前,幫助人們控制運動的多巴胺神經元有一半以上會消亡。有許多研究致力于延緩或阻止腦細胞的死亡,這類神經保護療法如果能盡早給于治療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 該研究團隊由倫敦大學學院的安妮特.斯卡基(Anette Schrag)博士帶領,他們從英國1996年~2012年的50000份病歷中尋找出了8166名帕金森病患者資料,平均確診年齡為50歲。再通過對這…
-
ActaNeurologicaScandinavica雜志在2014年10月23日刊發(fā)一篇文章,指出DBS術后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平衡的改善方面僅有短期效果,在震顫和僵直方面則改善良好并會持續(xù)效果。對于身體平衡困難、僵住現象(運動功能在短期內突然地完全地被抑制)的帕金森病癥狀,在DBS術后幾年后會發(fā)展至與未接受DBS手術的帕金森病患者一樣的水平。 DBS現在已經成為帕金森病的標準外科治療方法,主要針對左旋多巴藥效下降和異動出現后的帕金森病患者。DBS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震顫、僵直等一些運動障礙,這一點已經成為共識。但是,DBS能否改善帕金森導致的身體平衡困難,一直存有爭議。左旋多巴對身體平衡的改善也非常有限。 來自挪威斯塔萬格大學附…
-
沙芬酰胺,作為左旋多巴藥物療法中的補充來延長“開期”時間,該藥物的臨床III 期報告發(fā)表在7月10日《運動障礙》(英文雜志 Movement Disdorders)上。我國包括美國還未批準此藥的上市。 左旋多巴是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藥物,服用該藥物幾年之后,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藥效的波動。在“開期”(藥物起效時),許多患者會經歷無法控制的異動,這是該藥物的副作用。 新藥沙芬酰胺是為延長開期時間,并不加劇異動為設計目標的。Rupam Borgohain是印度尼扎姆醫(y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他領導的這個研究從印度、羅馬尼亞和意大利的52個醫(yī)學中心招募了受測人員來測試該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者引導的此次測試過程非常嚴格…
-
7月2日發(fā)表在Neurology 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帕金森病人進行快速散步行走運動,提高運動時心率水平,可以改善他們的運動和非運動障礙,例如:僵直、疲乏、抑郁和認知困難。 帕金森病患者堅持進行規(guī)律的鍛煉可以保持和提高身體的平衡和運動能力,這一點已經被大家所公認。但是對于進行什么樣的運動是最佳的,這些運動對改善帕金森病人的其他癥狀是否能發(fā)揮有效作用,一直以來存在爭議。同時,大量的帕金森病與運動之間的實驗室研究一直也在進行中。 愛荷華州立大學的Ergun Y博士認為這些實驗室環(huán)境過于理想化,他想知道在現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帕金森病人的運動會產生何種效果。他進行了一項研究,帕金森病人在室外或室內進行…
-
帕金森病起病之后,采用左旋多巴作為初始治療方案的患者,經過長期隨訪,他們比采用其他抗帕金森病藥物作為初始治療方案的患者,在行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方面要稍微占些優(yōu)勢??窃?月11日《柳葉刀》雜志的這個研究結論,是建立在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基礎之上的,比較的藥物涉及了左旋多巴與其他多巴胺激動劑,例如羅匹尼羅、普拉克索等;單胺氧化酶MAO-B,包括司來吉蘭、雷沙吉蘭等。 在帕金森病的初始治療方案上,醫(yī)學界一直存有爭論。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和醫(yī)生選擇左旋多巴,這一直被認為是金標準療法并且隨著疾病的進展能有效地控制運動癥狀。但是服用該藥物五年或更長時間后,大約有1/4的患者會出現無法控制的異動。此外,還有一…
-
4月1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一篇論文,指出帕金森病PD,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自身免疫疾病,即人體的自身免疫系統(tǒng)錯誤攻擊了人體正常細胞。如果未來的研究結果支持這一假說的話,它會導致帕金森病的新療法的出現。 I型糖尿病和多發(fā)性硬化等疾病,就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攻擊并殺死人體內特定類型細胞造成的。免疫系統(tǒng)知道要攻擊哪些細胞是由于一種分子標記造成的,我們稱之為抗原,位于“標志桿”MHC上(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帕金森病的相關神經元一直不受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因為它們沒有MHC。 該論文作者,大衛(wèi).舒爾澤(David Sulzer, Ph.D.)知道MHC已經在嚙齒類動物的神經中被發(fā)現。無論傳統(tǒng)的認識…
-
3月17日,在線雜志《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刊文,指出帕金森病的癥狀和進展根據患者起病的年齡有很大的差異。 帕金森病發(fā)作的起始年齡跨越的時間跨度很大,從20歲到80多歲不等,平均為60歲。到今天為止,關于PD的發(fā)病年齡與癥狀進展之間的研究數據還很少。 所以,得克薩斯大學的拉雅(Raja Mehanna,M.D.)教授團隊研究了593份帕金森病人的病歷,這些帕金森病患者的起病年齡從21歲到89歲不等,并且均在位于休斯頓的一家帕金森病研究院接受過治療。這項研究初始,患者被根據發(fā)病年齡分為了三組:49歲以前發(fā)病的60個患者分為一組,50歲~69歲期間發(fā)病的302名患者為第二組;70歲以上發(fā)病的231名患者分為第三組…
-
由帕金森氏病基金會(PDF)主要資助的一項新的研究,這項研究追蹤了近十年,臨床志愿者超過400個帕金森病人(PD);發(fā)現了一個保持與臨床志愿者的聯系,并能跟蹤其疾病進展的可靠的方法,這項研究對以后的臨床研究有所幫助。這一結果已發(fā)表在《運動障礙疾病》的2014年2月11日網絡版上。 為了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病的進展過程、發(fā)現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方法的副作用,研究人員需要長時間隨訪大量帕金森病志愿者。通常情況下,臨床試驗的一開始,對數百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進行了全面的健康體檢。臨床志愿者通常在試驗結束后不能繼續(xù)有效的進行跟蹤隨訪。此外,高流失率(志愿者離開研究)不僅阻礙科學家們的長期隨訪,也對研究完整…
-
根據在神經病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提供一個組織樣本的進行簡單的門診檢查可能有助于在帕金森病(PD)未來的診斷。利用該技術對一小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達到75%的診斷正確率。 目前,還沒有客觀的生物學試驗(如驗血)來診斷帕金森病。醫(yī)生通過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來診斷本病。這種診斷的準確性依賴于醫(yī)師的臨床經驗 (如果是受過專業(yè)培訓的神經科醫(yī)生比普通內科醫(yī)生要更好)和初診后臨床隨訪時間(時間越長,越準確)。 確診帕金森病的唯一生物學檢查方法是檢查患者腦內是否存在Lewy小體 (異常團塊α-突觸核蛋白 的蛋白質),而這種檢查需要在患者死亡后才能進行 。通過對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尸體解剖在身體的其他部…
-
不規(guī)律的生物鐘在帕金森病人的睡眠障礙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2月24日神經外科雜志《JAMA》網絡版中刊登了這篇研究論文。這是首次對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礙系統(tǒng)研究的報道。 睡眠障礙是許多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非運動癥狀之一。約有9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夜間失眠表現。睡眠不足會引起白天奢睡。但是科學家們還不了解睡眠障礙的機制,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身體的生理生化的變化控制著普通人的生物鐘。 馬薩諸塞州公立醫(yī)院的Aleksandar Videnovic博士進行睡眠與帕金森病關系的研究。他帶領的團隊把關注放在了褪黑激素上,褪黑激素控制著人體清醒和睡眠的狀態(tài),也是生物鐘晝夜變化的典型指標。褪黑激素水平在一天…
-
2014年2月1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了一種名為“屈昔多巴”(droxidopa -Northera?)的藥物,用于治療神經源性站立低血壓(NOH)。 適用于:原發(fā)性自主神經功能衰竭(帕金森病、多系統(tǒng)萎縮、單純性自主神經衰竭)、多巴胺β羥化酶缺乏癥、非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引起的神經原性直立性低血壓(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癥狀為直立性眩暈 神經源性站立低血壓,與周圍神經系統(tǒng)損傷有關,當人從平躺姿勢變?yōu)檎玖r會引起血壓的急劇下降,會導致眩暈、摔倒甚至失去知覺。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神經調控中心對該新聞的解讀 通過對我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網站查詢,發(fā)現國內“屈昔多巴”藥物…
-
據香港《文匯報》2013年12月10日報道,澳大利亞航空一名前“空少”疑因長期吸入殺蟲劑,患上帕金森綜合癥,正考慮聯同4名有此癥狀的同事控告澳政府。報道指出,澳大利亞政府為防止黃熱病及瘧疾等由蚊子傳播的病毒,依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1920年代開始實施的規(guī)定,強制在航機噴殺蟲劑。 2014年2月,美國神經病學雜志《NEUROLOGY》發(fā)文指出,暴露在殺蟲劑環(huán)境中患帕金森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3倍,而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易感人群幾率高達5倍。 很多研究已經證實帕金森病與殺蟲劑有關聯,但致病的機理還不清楚。位于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Jeff M. Bronstein 教授懷疑帕金森病與殺蟲劑是通過乙醛脫氫酶(ALDH)發(fā)生關聯…
-
2013年12月4日美國神經病學雜志《Neurology》發(fā)表了一篇名為“臨床實踐”的文章,文章指出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遠程醫(yī)療會對患者產生積極的作用。利用遠程通信技術,特別是高清視頻技術,會使患者利用電腦不出門就可以和醫(yī)生進行面對面的聯系,就仿佛在一個虛擬的診所一樣。 對于路程太遠或身體不便的患者,遠程醫(yī)療使得他們能輕松的在家看醫(yī)生,這種方式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廣泛了。瑞.多爾斯是羅切斯特醫(yī)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學校的研究人員,利用遠程醫(yī)療系統(tǒng)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免費的實時咨詢服務?;颊叻植荚?個州(加利福尼亞、紐約、馬里蘭、特拉華和佛羅里達州),該服務從2012年8月開始到2013年5月結束。 共55人參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