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tài)新聞
CRI中文環(huán)球采訪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馬國棟:愛護好你的“發(fā)動機”
轉(zhuǎn)自:CRI中文環(huán)球
嘉賓: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馬國棟
心臟藏在胸腔里,人們看不見摸不著。但當它有病時,往往又讓人措手不及。所以,在生活中,人們應該采取主動,改善有可能患心臟病的危險因子,預防或減緩疾病的發(fā)生。
1.養(yǎng)成好習慣
我們每天都不斷地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決定,包括是否抽煙、吃什么食物、如何找出運動的時間和如何放松,日積月累,就變成了習慣。記住,許多影響心臟健康的因素彼此間會相互影響。舉例來說,戒煙能改善體能,而規(guī)律的運動習慣又能舒解緊張和壓力,提高成就感。另外,改善飲食習慣的同時若能配合運動,不但能減輕體重,還能減少體內(nèi)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
2.注重健康飲食
許多冠狀動脈危險因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是目前仍不清楚其中的詳細機制。被營養(yǎng)問題影響的冠狀動脈危險因子,包括血脂肪過高、高血壓、體重過重和糖尿病。過去的30年中,醫(yī)學專家專注于研究增加心臟疾病風險食物成分。到目前為止,除了已知的有害食物外,愈來愈多的知識告訴我們,有些食物成分反而可以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
3.認識各類脂肪
如果你認為食物中的膽固醇是造成血中膽固醇增加的主要原因,那你就錯了。雖說食物中的膽固醇不容忽視,但主要造成血中膽固醇上升的元兇,卻是飽和脂肪酸。所以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是保護心臟免于心臟疾病威脅的首要事項。
4.飽和脂肪酸
身體從食物中攝取飽和脂肪酸,用來制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此,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是改善血脂肪濃度的關鍵。大多數(shù)的飽和脂肪酸來自動物來源的食物,特別是肉類、奶類和奶制品;植物來源則包括了椰子油、棕櫚油、棕櫚仁油和可可油。上述這類植物油和其它的植物油不同,主要由飽和脂肪酸組成,而且也是市場銷售蛋糕、餅干和其它點心食品中常見的成分。
5.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性質(zhì)較佳,只要不過量攝取,它其實能降低血中的總膽固醇,并且能抵抗氧化反應。氧化反應能讓動脈內(nèi)的細胞吸收脂肪和膽固醇,日子一久,氧化反應就會加快動脈管壁內(nèi)斑塊沉積速度,增加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危險。橄欖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都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
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類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有助于降低血中的總膽固醇,而且可以用來取代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比較容易發(fā)生氧化。不過,由于世界上沒有一個族群長期大量食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所以目前仍不清楚它對健康的影響。雖然如此,根據(jù)醫(yī)學研究的結果,最好避免食用大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